
記者日前從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獲悉,海南已初步建成“功能完備、力量齊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核安全管理體系,并已具備核事故應急響應實戰能力,為昌江核電的按時裝料和商業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悉,海南積極建立和完善核應急法規預案體系,先后制訂頒布了《海南省核與輻射應急預案》《海南昌江核電廠場外應急預案》《海南昌江核電廠場外應急執行程序》《海南省核應急指揮中心管理規定(試行)》《海南省核應急指揮中心值班管理規定(試行)》,編制完成《海南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核應急法規體系已初步構建。
同時,海南加強核應急專業隊伍和實戰能力建設。海南省核應急委專家咨詢組、12個省核應急專業組、儋州和昌江各7個行動組都已按規定組建完成。全力推進昌江核電廠投產前的核事故應急聯合演習,先后多次組織實施貼近實戰的桌面推演和實兵演練,“海核
此外,海南還穩步推進核應急設施建設。據了解,海南省核應急指揮中心、儋州市核應急指揮中心、昌江縣核應急指揮中心、各專業組指揮室、昌江固定式去污洗消站、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海洋放射性監測能力等一批核應急基礎能力建設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應急撤離道路網、西部救災物資儲備庫、通訊超級基站、衛生應急救援能力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預計2016年年底前將全部投入使用。
據介紹,海南省已初步建成全覆蓋輻射監測網絡。建成了核應急監測調度平臺和昌江核電廠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包括10個全天候自動監測站和輻射監測實驗室),在核電廠外圍布設了76個例行監測點位開展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等34項放射性指標的監測,3臺移動輻射巡測車適時在核電廠周邊開展移動巡測。
同時,海南省全面推進昌江核電廠監督性監測。密切關注核電廠外圍10個自動站的γ輻射劑量率監測數據,切實做到實時監視、及時處理故障,自動站實時監測小時數據獲取率均達到95%以上。嚴格按照監測方案要求,開展現場監測及實驗室分析工作,完成外照射、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共五大類76個點位34個項目的監測工作。
此外,海南省積極營造核安全文化宣貫的良好氛圍。制定實施《關于全面加強教育系統核應急能力教育工作的通知》,組織省內媒體、中央駐瓊媒體和新媒體記者走進核電,提升公眾對核能事業發展的信心。
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著力加強核應急監測隊伍建設,并繼續指導協調各相關單位按照實戰的標準開展核安全監管工作,確保海南核與輻射安全和昌江核電廠的安全監管。(來源:中國環境報)